日前,媒体就“预制菜进校园”采访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该负责人指出,经研究,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此轮有关预制菜进校园的争议源于《中国新闻周刊》于9月中旬刊发的报道,报道指出已有不少地方的学校决定引入或已经引入了预制菜。同时,报道集纳了互联网上各地大学生、家长反映的校园食品安全相关舆情。自此,“预制菜进校园”进入舆论视野,成为这段时间的热议话题。
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此番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通过非正式渠道流出的表态,定会成为各地家长反对预制菜进校园的依据,进而促使家长更深层次地介入校园食堂的食品安全议程。其实,早在教育部这次非正式表态前,借由此次预制菜风波,家长们的焦虑就已经被充分调动,亦被赋予了以更正当的理由监督校园食品安全的权利。例如,某地家长去配餐公司参观,偷拍下相关公司使用冷冻肉、调制肉给学生制作午餐的照片,随后,该学校家长签署联名信,要求学校启用食堂配餐,并增设远程监控系统,建设可视化食堂。
无论是预制菜还是冷冻肉,都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一环。尽管中国人自古以来对食物就有“鲜”的需要,但随着餐饮业的发展,对效率和成本的追求,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完全做到即杀即食已经不太可能,故而围绕“锁鲜”产生了冷链、物流、添加剂、预制等相关技术,同时形成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标准。
熟食锁鲜等技术现在被人们称为“科技与狠活”,这种形容的背后实则是传统饮食文化的体现——现做的是最好/健康/美味的。除了在快餐、简餐等工作场景中,人们对把“科技食品”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正餐似乎有一种来自本能的拒绝,而每隔一段时间就爆出食品安全问题,也加剧了社会对“科技食品”的不信任,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烹饪即食食物尚存在注水肉、原材料过期、地沟油等安全隐患,谁来保证预制菜等食品的安全呢?
从这个角度看,若预制菜进校园,需突破三层社会心理防线,其一:大众饮食习惯;其二,食品安全隐忧;其三,孩子的成长、健康问题。所以,“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必由之路”“预制菜的标准化工艺比普通餐馆更可控更安全”等理由均难以说服更广大的社会公众,这不是一种针对某一项技术标准的安全质疑,而是一种普遍的食品安全质疑,是对技术和行业管理本身的不信任,这种社会心理不因某个机构发文而改变。
综观此次预制菜进校园的相关讨论,大致有四派:技术安全的支持派;技术安全但校园缺乏监督故不宜进校园的温和派;技术不安全、标准不清晰,不宜进校园的反对派;以及完全不信任、强烈抵制的强硬反对派。不管属于哪一派,都应该明确两件事:第一,社会讨论的预制菜究竟是什么;第二,消费者权益不容侵害。
就问题一,社会讨论出现了明显分化,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产业链研究中心主任吕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馒头、豆腐、八宝粥也属于预制菜,但这与人们讨论的预制菜特别是家长质疑的预制菜显然不是一回事。在产业语境里,预制菜的外延被极度扩大,包括预制净菜、即烹预制菜、即热预制菜、即食预制菜等,连冷链配送的动物原料也属于预制菜,但现在人们讨论的预制菜,明显固定在餐饮门店所售的加热即食菜品层面。
而从消费者权益来看,无论是民法典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明确了消费者具有知情权,不管是对成人消费者或是对家长代为监护的未成年人,相应主体都理所当然地享有知悉所消费物品究竟是否为预制菜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因它是什么菜,被什么政策所支持而被剥夺。
如今,已经有商家主动宣称在经营过程中绝不存在预制菜,可见这场餐饮市场的争夺、饮食观念的对撞后续还会产生许多摩擦。而明确讨论的范围、保障消费者权益应当成为这场论战最先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卓奇食品追溯平台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卓奇食品追溯平台”。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卓奇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